冷链流通环境数据采集国家标准呼之欲出
发布时间:2020-01-04 来源:蓉众恒
从日前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冷链流通产业峰会上获悉,随着国家对冷链流通产业的重视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,我国冷链流通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。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冷链流通产业总收入近2900亿元,5年内增长近1倍。然而,我国冷链流通产业尚存冷链流通环境数据采集标准缺失、传输标准缺失、协议标准缺失等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负责编制的《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建设规范》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开始征求行业意见,这将是国内首部关于冷链流通环境数据采集的国家标准文件。
冷链流通产业关乎老百姓餐桌质量和安全,我国高度重视推动冷链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在峰会表示,今年5月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》要求建立覆盖贮藏、配送、批发、销售全链条的冷链配送系统,严格执行全过程温控标准和规范,落实食品运输在途监管责任,鼓励使用温控标签,防止食物脱冷变质。
此外,今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》也提出,“贮存、运输对温度、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品,应当具备保温、冷藏或者冷冻等设备设施,并保持有效运行”。今年财政部、商务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》显示,支持“建立覆盖农产品加工、运输、储存、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”。
在国家对冷链流通产业的高度重视下,我国冷链流通产业正迎来发展“风口”。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升级,消费者对国内外食品、农产品,尤其是需要冷链贮藏与运输的生鲜产品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,消费升级为冷链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。
冷链流通产业收入五年内增长近一倍
在政策红利、消费升级等“风口”的驱动下,我国冷链流通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去年,我国冷链流通产业的总收入近2900亿元,比2014年增长了近1400亿元,5年内增长近100%,年增长率保持在13%以上。
在冷链流通行业的设备、设施方面,去年我国冷库总量为5200多万吨,比2014年增加了1900多万吨,年增长率保持在10%以上;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8万辆,比2014年增加了10.4万辆,年增长率保持在20%以上。
在此过程中,冷链先进技术也得到逐步运用。其中,智慧商店、自动分拣、智能仓储、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逐步在冷链流通产业得到应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冷链流通产业最新出现的许多智能生鲜店、无人生鲜体验店(货柜)等也给人带来新的体验。
国家标准呼之欲出
“近年来,我国冷链流通行业实现快速发展,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滞后。”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、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项目组组长曹德荣表示,目前我国的冷链流通产业还存在一些短板,包括冷链体系与冷链节点的理念不清、冷链流通环境数据采集传输标准缺失、全链条监管缺乏真实可靠的可视化监控实现路径等。
对此,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项目组首席专家江波表示,由于我国冷链流通产业标准滞后、市场分散、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,我国冷链流通率较低。此外,因为“冷链断链、冷链不成链”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时有发生。因此,统一行业标准,完善全程冷链追溯体系,是当下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为此,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的指导下,近年来努力建设和完善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。
曹德荣表示,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负责编制的《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建设规范》已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立项评估,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提交国家标委会并开始征求行业意见,这将是国内首部关于冷链流通环境数据采集的国家标准文件。